今天想写一写于东来——胖东来的创始人。因为今天看到一则消息,他为包装设计付费1,000万!一个至今未走出河南省的地方企业,却请出香港顶尖设计师,为其自营品牌产品做系列包装设计。
近段时间不断听到有人提起胖东来,也有朋友心心念念想去河南许昌的胖东来打卡,我想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?好奇心驱使我去更进一步了解于东来的发家史:
第一阶段(约1995-1998年):诚信奠基
其实于东来出道很早,1966年出生的于东来,从小调皮捣蛋,是一个很不爱学习的孩子,没等初中读完,十几岁就开始混迹社会。一开始做了很多小买卖,在小买卖当中,有赚有赔,也被骗,甚至还进过两次拘留所,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。1995年,经过了磨砺的于东来在哥哥的帮助下正式开店,开启诚信经商,并且做得很成功,可能是树大招风吧,1998年引来地痞上门收保护费,未果,半夜纵火把商店给烧了,商店楼上旅馆也遭受火灾,有几名房客遇难。
这一事件让于东来受到很大打击,心灰意冷。但是由于他的诚信经营,赢得了口碑,不断有之前的顾客给他打气,并且有人号召给于东来捐款,让他恢复经营。在这样的感召下,于东来振作起来,决定从头开始,并回报社会。
第二阶段(约1998-2015年):服务升级与快速扩张
重新站起来的于东来,开始将极致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。胖东来引入了“不满意就退货”等服务项目,并逐步将量贩等新型业态引入当地。2000年,公司开始实施股份制,并于2005年走出许昌,在新乡开设门店,开启了快速扩张时期。
第三阶段(约2015-2022年):回归初心
当许多企业追求无限扩张的时候,于东来却意识到盲目增长可能会牺牲商品品质和服务品质。于东来主动关闭了许昌市区一些社区门店,转而专注于提升现有门店的体验和服务质量。这一阶段,胖东来不盲目追求规模,而是注重健康发展、有品质的“慢哲学”。在资本当道的时期,他没有迷失,也没有被裹挟,始终坚守初心。
第四阶段(2022年至今):文化输出与线上拓展
此时,胖东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文化理念和运营系统。它开始通过线上渠道拓展销售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胖东来启动了 “文化输出” ,对一些大型知名企业,如步步高、永辉超市等多家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和调整,将其经营理念向外传播。像永辉超市这样有上千家全国连锁店的大型企业,却需要一个只有本省十几家连锁店的企业来帮扶经营,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应,不得不说,于东来的精细化管理、细节狂魔的特质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。
另外,于东来对员工的真诚关爱、对顾客细致入微的服务,以及对社会的强大责任感,也是极少数企业家才能够做到的。
对员工倡导“幸福最大化”:于东来认为,企业不应只追求利润最大化,而应追求员工幸福最大化。胖东来将大部分利润分配给员工,提供远高于同行业的薪资和超长的带薪年假,并严格执行每周双休。这使得员工流失率极低,他希望在企业内部形成正向循环,员工感受到了关爱,也会自然而然传递给顾客。
给顾客极致的服务体验:胖东来的服务细致入微,从免费的饮水、充电、修鞋缝纫,到自营服饰标明进价和售价,将不同品牌的同一产品进行详细对比介绍,在礼品区能给不同需求的顾客组合产品,让顾客能挑到适合自己的满意的产品……,人性化以及顾客至上,在胖东来这里不是一句空话。于东来对服务有着极致追求,因此也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肯花1,000万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包装,他更希望内外兼修,表里一致,带给顾客更好的视觉体验,也为进一步线上拓展,以及今后走得更远,确定一个规范的视觉形象。
在商海中不急于扩张的“样板”梦:于东来的愿景不是将胖东来开遍全国,而是把它做成一个样板,用10到20年的时间去影响更多的中国企业,他的确也做到了,连雷军也亲自到胖东来的商场去体验学习。因此,胖东来至今也未走出河南,这种不急于扩张的“慢哲学”反而使其成为独特的商业现象。
胖东来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反常规的经营逻辑。在大规模的网店击垮了线下店的艰难时期,于东来反其道而行之,提升线下购物的体验,保证和提升商品的品质,这些正是当下网店购物所缺失的。相信大家深有感触,现在大多数网购平台商家为了卷价格,商品品质每况愈下,想要挑选好品质的商品非常难,需要擦亮火眼金睛,反复对比。有的大品牌不惜损坏自身品牌形象和定位,以偷工减料自降产品品质,找代工厂生产并贴牌,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恶性竞争。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,于东来坚定不做其中一片雪花。
于东来是真正推动社会可持续和正向发展的企业家,真正在做回报社会的事情!尊重自然规律,尊重每一个个体。希望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,在正确的道路上,越做越强大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